為何都在搶奪人工智能高地?
發布時間:2022-05-31
瀏覽:780
2022年4月底,為進一步推動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,國內“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重點任務入圍揭榜單位名單”正式揭曉,云從科技憑借過硬的技術實力,成功入圍。
而在此之前,云從科技終于在過會8個月后,成功于2022年4月13日注冊生效。至此,“AI四小龍”中成立最晚的云從科技,卻成為第一家登陸A股市場的企業,難免令市場為之側目,當日收漲39.23%,報21.40元每股。
但是作為一家5年虧損23.72億元的AI公司,云從科技雖然成功上市,但實際募資金額不過17.28億元,僅約為預計募資金額的46.08%,多少可以反映出市場對云從科技尚存一絲擔憂。
不過個別企業經營不盡如人意,不代表行業就是夕陽產業, 恰恰相反,人工智能作為未來科技發展的主要方向,世界各國均在戰略層面上予以高度關注,不斷出臺文件推動人工智能產業健康發展,也為相關企業躍遷提供不可多得的發展良機。
01 “兵家必爭之地”
雖然“人工智能”最早誕生于1950年,但是由于技術限制,直至2015年才被全球主要經濟體提升到戰略地位。
人工智能本質是一種新型技術手段,一種工具,其在新基建領域發揮作用的路徑是在自身產業化發展的同時,更重要的是采用“AI+實體經濟”的方式,賦能生產力升級推動各行業完成智能化轉型,最終實現新舊動能的轉換。
2015年,日本率先發布專門針對人工智能產業的指導性文件《機器人新戰略》;隨后美國、歐盟就在2016年,分別發布《人工智能研究與發展戰略計劃》《歐盟機器人民事法律規則》等文件,2017年,我國發布《新一代人工智能規劃》,也正是這一年,中歐美日在人工智能領域,關于技術先進性的爭奪正式進入白熱化。
根據我國2017年發布的《新一代人工智能規劃》,人工智能產業正式確定“三步走”的發展目標,分別為在2020年實現“人工智能總體技術和應用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”;在2025年實現“人工智能基礎理論重大突破,技術與應用部分達到世界領先水平”;在2030年實現“人工智能理論、技術與應用總體達到世界先進水平,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”。
為確保三步走目標順利實現,2018年再次提出要:“加快5G商用步伐,加強人工智能、工業互聯網、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”,人工智能相關政策隨后進入密集發布期。
世界各國對人工智能產業如此重視,主要有兩個原因。
其一,是因為人工智能作為一種新型工具,可以幫助“新基建”賦能傳統行業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。
在新基建的三大領域中,兩大領域都直接提及人工智能,在信息基礎設施領域,人工智能、云計算、區塊鏈被視為新技術基礎設施;在融合基礎設施領域中,人工智能被視為支撐傳統基礎設施轉型升級的重要工具。
其二,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所必需的龐大算力,已經獲得有效提升。根據《中國算力發展指數白皮書》,早在2020年,我國算力總規模達到135EFlops,全球占比約31%,高于全球增速約16個百分點。
在此基礎上,2020年12月,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聯合浪潮發布《智能計算中心規劃建設指南》,有力促進AI產業化、產業AI化及政府治理智能化。以加速計算芯片、數據中心、智能計算中心等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建設進程,為新基建提供發展基礎。
經過兩年的踏實肯干,2022年2月,“東數西算”工程正式全面啟動,作為新基建的重要抓手,“東數西算”通過構建數據中心、云計算、大數據一體化的新型算力網絡體系,促進東西部協同聯動。
從目前來看,我國已經實現《新一代人工智能規劃》中,對2020年“人工智能總體技術和應用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”的目標設定,下一步,就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,實現“人工智能理論、技術與應用總體達到世界先進水平,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”。
02 被偏愛的“北上廣”
得益于科技進步和政策支持,國內人工智能產業持續處于高景氣周期,推動我國人工智能行業高速發展。
根據IT桔子數據,截止到2021年底,我國泛人工智能公司有7362家。以2010年為分界線,2010年以前新增人工智能新公司數量為892家,但在2010年之后新增公司數量發生了顯著的變化。
2010-2017年期間,每年新增的人工智能創業公司數量不斷增多,尤其是2015年新增1089家人工智能公司,為近年來之最,但是隨著市場火熱期的消退,人工智能創業公司新增數量也隨之減少并出現大幅度下滑,2018年新增數量為752家,2019年是上一年的一半為326家,2020年為266家,2021年在疫情打擊下新增公司數量為57家,僅為2020年的1/5。
從地區分布來看,北上廣依舊是人工智能行業發展的主陣地。同樣來源于IT桔子數據,截止到2021年底,北京共有1878家人工智能公司,占到總數量的26%;廣東有1623家公司,占比22%;上海有1192家公司,占比16%,三者瓜分走全國人工智能產業內64%的公司,形成絕對的第一梯隊。
產生這個局面的主要原因,是因創業者由于學習、工作等原因,大多數出自于北上廣。根據IT桔子數據顯示,中國AI領域創業者中,畢業于清華大學的有288位占據首位,其次是北京大學有179位,上海交通大學有127位。
職業背景方面,截止到2021年底中國AI公司創業者職業背景排名前20的公司中,出身百度的創始人最多,有141人。這是因為百度相比其他國內企業,率先發力人工智能領域:2010年成立“自然語言處理部門”,2012年百度AI戰略初步成型,2014年百度開始涉足智能駕駛領域,到2016年百度已經形成了以AI為核心的生態布局。
其次是具有微軟背景的創業者,共計135人,此外還有來自阿里巴巴、騰訊、華為、IBM、谷歌等的中國AI創業者也都有50甚至100人以上。
03 順勢乘風起,扶搖兩萬里
梳理AI行業格局后不難發現,AI企業雖然數量龐大,但是主要分為三個大類。
第一類是以百度、阿里、騰訊等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,他們的核心優勢在于擁有大量的數據,綜合實力較強,擁有發展基礎層和技術層的實力。
在產品和服務上,這部分企業既著力于開發計算和開放平臺、自主研發芯片產品,又注重結合場景提供解決方案。
第二類則是海康威視、大華股份等為代表的智能化轉型的配套硬件廠商,該類廠商擁有多年在傳統領域的經驗,客戶資源豐富,對具體場景擁有較為深刻的理解,且在安防領域具有數據優勢。
第三類就是以有“AI四小龍”之稱的商湯科技、依圖科技、曠視科技、云從科技及第四范式為代表的技術層企業,此類企業主要在產業鏈的技術層發力。
BAT對比AI初創企業,最大的優勢就是其常年接觸一線消費場景,掌握大量數據,并且具備算力、芯片優勢,如阿里“平頭哥”芯片、阿里云,以及百度昆侖芯片。這種基礎設備達到商用標準,前期需要大量的投入,對于初創企業而言無論是資金還是人才,都具有明顯優勢。
對于云從科技這樣的純AI公司,應揚長避短,著重實現成果在垂直行業的轉化,進行AI+行業的深度融合。云從科技也深知實現成果垂直轉化的重要性。
自2017年開始,云從科技針對各行業開發通用的人機協同平臺,在此基礎上,打造了集多方于一體的AI生態——“輕舟”平臺,是一款可以面向智慧出行、智慧商業等應用場景的基礎操作系統。
輕舟平臺可以開放式地引入生態伙伴,提供的共同開發AI應用及配套SaaS服務,使人工智能服務惠及更廣泛的行業客戶,其中獨立軟件/硬件供應商和集成商,可直接向最終客戶交付標準應用集滿足常見場景需求,也可基于“輕舟平臺”的應用集和中間件進行二次開發,實現云從科技重點布局的應用場景外的其他行業業務場景需求。
在輕舟平臺的推動下,云從科技營收從2017年的4.84億元,提升至2021年的10.76億元。由于行業內天花板極高,未來營收有望進一步提升,但是否能盈利,只能交給時間來驗證。
因為在各行業全面數字化的大趨勢下,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的重要性不斷提升,會對現有基于要素比較優勢而形成的國際分工格局帶來影響,但是行業門檻兒極高,從業企業想要在這個大市場中分得一杯羹,必須要前期舍得投入。
云從科技雖然2017年至2021年虧損23.72億元,但是同期研發費用高達17.74億元,公司之所以敢投入大量研發經費,主要由于其所處行業經濟規模占GDP的比重越來越高,只有高付出才能有高回報。
2015年至2020年,我國數字經濟規模迅速提升,從2015年的18.6萬億元,提升至2020年的39.2萬億元,占GDP比重從27.5%提升至38.6%。
在可預見的未來,隨著網絡傳輸速度,海量數據積累,云計算、人工智能、物聯網等代表性技術的成熟,數字經濟將在各行業開啟更大的想象空間,從業企業自然可以順勢乘風起,扶搖兩萬里。
轉載:互聯網(侵權請聯系刪除)